送你一朵小红花;
感谢你不忘医者初心,于医疗之外传佳话。
送你一朵小红花;
奖励你用点点滴滴,成就了平凡的伟大。
医院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为了更好的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感动服务”与医院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努力用有温度的服务,打造有人情味的人文医院,同时为及时表彰中誉两院医护人员的感动服务行为,激发员工持续参与的动力,医院于近期开展“感动服务激励”,给提供“感动服务”的医院工作人员送上一朵小红花,用最朴素的方式,让每一份被忽视的付出都被“标记”。
送你一朵小红花:刘伯月
肿瘤科一患者病情突变,家属在悲痛中决定放弃治疗,全家沉浸在哀伤中,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科室医护人员主动伸出援手:不仅轮流照看无人照料的小孙子,还贴心地为孩子准备零食;中午见一家人没吃饭,护士长刘伯月马上联系餐厅,将热饭菜送到病房。患者出院时,家属特意来到护士站,双眼泛红,向肿瘤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送你一朵小红花:王广印
在京东中美医院东门,保安王广印同志像往常一样认真执勤,突然他发现一位老人腿部有着严重烫伤,伤口触目惊心。王广印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协助搀扶老人。随后,他全程陪同老人挂号、就诊,忙前忙后,迅速且妥善地帮老人解决了紧急需求。这温暖又感人的一幕,恰好被身边的同事抓拍下来,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送你一朵小红花:冯艳清
医院收到一封情真意切的表扬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信中特别提到了影像科的冯艳清:在患者面对检查有些恐惧、踌躇不前时,她温柔地安慰“我一直在这儿呢”,像一束光照进患者心里。为让患者安心,她主动延迟下班时间,耐心引导、细致帮助,最终助力患者顺利完成诊疗,用行动完美传递了医者温度。
送你一朵小红花:梁丽萍
在门诊部,梁丽萍用她的专业与耐心,为患者架起信任之桥。她不厌其烦地详细讲解医院专家团队的专业擅长和先进技术,让患者打消顾虑,最终坚定地选择了我院。从术前的精心准备、全程协助,到术后的悉心照料、温暖关怀,她始终陪伴左右,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家人般的贴心呵护,收获满满的安全感。
送你一朵小红花:王英杰
在门诊部,王英杰遇到了一位神情沮丧,在门诊大厅哭泣的贵州籍患者。患者因伤行动极为不便,无法正常行走,且因语言差异沟通也困难重重。但王英杰没有丝毫急躁,她耐心倾听,努力共情患者的痛苦与焦急。了解到患者急需拐杖辅助行动后,她毫不犹豫地为其购置。这小小的善举,如冬日暖阳,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温暖了患者的心。
送你一朵小红花:王柏杨
在神内一科,护士王柏杨留意到住院患者因长期治疗,无法理发,多有不便。她主动想办法,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费尽心思联系到院外专业发型师。在科室全体医护的齐心协作下,一场温馨的爱心义剪活动顺利开展。这一暖心之举,不仅让患者面貌焕然一新,更充分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尽显人文关怀与专业温度。
送你一朵小红花:闫淑娜、王英杰
在百忙中为患者加号,确诊需马上住院后,不仅安排陪同挂号、办住院,还备好轮椅,以防患者大出血有危险。得知患者独自前来,闫淑娜和王英杰用轮椅将患者送至五楼妇科。下班时,王英杰送水送饭,陪患者与医生沟通。次日一早,她又送早饭和鲜花。晚上回家,还不忘关心患者病情及是否有家属陪护,十分细心周到。
送你一朵小红花:张瑜
一名患者突发腹痛急诊入院,确诊“双侧卵巢占位性病变”需紧急转妇科治疗。陪床的是患者母亲,50岁的她首次来院,急得手足无措。护士长张瑜查房时察觉其焦虑,主动接过转科手续,帮忙联系病区、对接床位,还介绍医院环境。转科途中,她全程陪伴宽慰。患者母亲紧握她的手感激:“您是我的贵人!老公出差,孩子生病,我慌了神,幸亏有您!”
送你一朵小红花:吕爱莉
慢病审核时,她发现患者资料不全,为免患者多跑,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得知部分资料需外院调取,且9月10日慢病系统将升级、错过申报会影响待遇,周日她专程从家赶到医院。待患者取回资料,她立刻协助核对补填,与肿瘤科王营主任高效完成提报,省去患者奔波。远在外地的家属深受感动,通过外卖订奶茶送科室致谢。
没有隆重的典礼,没有冗长的发言,有的只是一朵朵充满温情的红色小花、一张张写满认可与鼓励的卡片,当朵朵红花在白衣间绽放,我们清晰听见:那些被轻声说出的“谢谢”,正是照亮医者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