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 医院动态
【全国高血压日】18岁以上知晓血压~
2019-10-08
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而在≥80岁的高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90%。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有特殊之处,其诊断、评估和治疗也与一般人群显著不同,应该重视群体特征并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继2017年《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之后,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老年人高血压防治的指南——《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发布,针对老年人血压测量、降压目标、特定人群的治疗、血压波动、多重用药、血压管理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何为老年高血压?


年龄≥65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可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曾明确诊断高血压且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老年人,虽然血压<140/90mmHg,也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的分级方法与一般成年人相同。


老年高血压应该做哪些评估?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包括:


(1)确定血压水平;


(2)了解心血管危险因素;


(3)明确引起血压升高的可逆和(或)可治疗的因素,如: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4)评估靶器官损害和相关临床情况,判断可能影响预后的合并疾病。


对于老年高血压,还应评估衰弱和认知功能。指南建议,对于高龄高血压患者,推荐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前进行衰弱的评估,特别是近1年内非刻意节食情况下体质量下降>5%或有跌倒风险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I,B)。


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在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步使血压达标。在启动降压治疗后,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降压过快带来的不良反应。


1.起始药物治疗的血压值和降压目标值


☆  年龄≥65岁,血压≥140/90 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I,A)。


☆  年龄≥80岁,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 mmHg(IIa,B)。


☆  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 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 mmHg,但尽量不低于130 mmHg(IIa,C)。


☆  如果患者对降压治疗耐受性良好,不应停止降压治疗(III,A)。


2.老年人降压药物应用的5项基本原则


☆  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  长效:尽可能使用1次/d、24h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有效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  联合: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适度:大多数老年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包括起始阶段,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  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个人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3.老年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


☆  推荐使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和ARB进行降压的起始和维持治疗(I,A);


☆  对于大多数高于靶目标值以上的老年患者,起始治疗可采用两药联合(I,A);


☆  如果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达标,推荐采用噻嗪类/样利尿剂、CCB、ACEI或ARB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或使用单片复方制剂(I,A);


☆  ≥80岁的高龄患者和衰弱的老年患者,推荐初始降压采用小剂量单药治疗(I,A);


☆  不推荐两种RAS抑制剂联合(III,A)。



高龄老年高血压如何治疗?


年龄≥80岁的高血压患者,应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治疗方案。


药物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小剂量单药作为初始治疗;


(2)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长效CCB、ACEI或ARB;


(3)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推荐低剂量联合用药;


(4)应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5)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包括立位血压)并评估耐受性,若出现低灌注症状,应考虑降低治疗强度。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分阶段降压,血压≥150/90 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将血压降至<150/90 mmHg,若能耐受,收缩压可进一步降至140 mmHg以下。



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包括《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在内,近期发表的多部国家或区域高血压指南均强烈推荐家庭血压监测。如何做好家庭血压监测呢?我们来看一下刚刚发布的《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中美微信回复:“高血压日”,下载《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电子版


指南建议:


☆  在高血压的诊治与管理中,除了测量诊室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外,还须建议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  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按照标准方案进行过准确性验证的上臂式示波法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并根据上臂周径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  家庭血压监测每日早、晚各测量2~3次,间隔1 min,取平均值。初诊、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 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 d。


☆  家庭血压测量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议没有诊断高血压的家庭成员也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每年至少测量1次;如果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为130~134/80~84 mmHg,则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每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


☆  高血压管理者应积极推动家庭血压监测,包括目前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以及目前血压正常者;指导高血压患者选择合适的血压计及袖带等附件,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方法的培训;制订或变更治疗方案时参考患者的家庭血压监测记录。



如何监测家庭血压?


1.家庭血压监测条件


如果采用上臂式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测量血压的一般条件与在诊室测量血压时大致相似。


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 min后开始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捆绑袖带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双腿放松、落地。也可选择更舒适的落座条件,如沙发等稍矮一些的座位,但应确保捆绑袖带的上臂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2.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与气囊


应在采购血压计时要求销售者提供与血压计主要使用者上臂周径匹配的大小合适的袖带。


目前,大部分电子血压计均配置了适用于大多数测量者的标准袖带(上臂臂围<32 cm)和供上臂臂围较大者使用的大袖带(上臂臂围≥32 cm)。儿童、青少年或其他上臂过细者测量血压,应选择小袖带。


3.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数值


记录内容应包括 :测量血压者的姓名、测量日期与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如果血压计提供了平均压或脉搏压,也应一并记录下来。


具有自动传输功能的电子血压计在高血压远程管理中的优势凸显,是家庭血压监测的优先选择。


4.学习血压计的使用方法


应在采购血压计时或采购之后,详细了解血压计的使用方法,需要时,还可至就诊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对血压计进行准确性验证或校正。


如何选择(验证)与校准血压计?


1.选择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电子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须按照标准化的验证方案进行准确性验证。近来,欧洲高血压学会(ESH)与国际标准组织(ISO)、美国国家标准机构/医疗器械协会(ANSI/AAMI)联合制定了统一的AAMI/ESH/ISO血压计准确性验证方案。

未来,将通过与各国政府监管机构及企业界合作,使这一方案成为唯一的血压计准确性验证方案,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通过临床验证的血压计可在相关网站查询(www.dableducational.org或www.bhsoc.org)。


2.血压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血压计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校准,至少每年1次。可于购买处或就医处寻求帮助,进行校准。一些销售网络较完善的企业通常也会提供其所售血压计的校准服务。


3.不同类型的血压计


(1)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好,临床研究证据较多,测量方法易于掌握,是家庭血压测量的优先推荐。


(2)腕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携带更为方便,使用时不需暴露上臂,对于在寒冷地区或脱衣服不方便者(残疾人)使用较方便,但不同血压计之间前臂的放置方法差别较大,因此,如果选择使用腕式血压计,需严格按照血压计的使用说明进行血压测量。


(3)手指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


(4)听诊法汞柱血压计:不建议使用汞柱血压计进行家庭血压监测。


(5)听诊法模拟汞柱或气压表式血压计:不建议在家庭血压监测中使用。


(6)各种类型的无袖带血压测量:不建议使用。


家庭血压测量的频率(次数)、时间、天数?


家庭血压监测时,应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应在坐位休息5 min后,测量2~3次,间隔1 min。


初诊患者,治疗早期或虽经治疗但血压尚未达标患者,应于就诊前连续测量5~7 d;血压控制良好时,每周测量至少1 d。


通常,早上血压测量应于起床后1 h内进行,服用降压药物之前,早餐前,剧烈活动前。考虑我国居民晚饭时间较早,因此建议,晚间血压测量于晚饭后、上床睡觉前进行。


不论早上,还是晚上,测量血压前均应注意排空膀胱。为了确保家庭血压监测的质量,血压监测期间应记录起床时间、上床睡觉时间、三餐时间及服药时间。


家庭血压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是什么?


家庭血压的平均值≥135/85 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而家庭血压<135/85 mmHg时,可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而当诊室血压<140/90 mmHg,而家庭血压≥135/85 mmHg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通过家庭血压监测还可以评估清晨血压和晚间血压,根据清晨与晚间血压的平均值是否≥135/85 mmHg,诊断清晨高血压与晚间高血压;在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中,判断清晨血压和晚间血压是否已得到有效控制。


家庭血压监测的意义有哪些?


1.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通过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升高,从而对高血压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家庭血压监测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以及“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3.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在预后判断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4.提高降压治疗的达标率: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为调整降压治疗方案提供依据。